清明前後,上山找這種「野草」移栽些回家,端午節還能驅蚊辟邪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慾斷魂!
不少人看來清明就是一個非常不吉利的節日,雖然是用來懷念前人悼念古人 ,但本質就是為了鬼!
其實這個時節有許多的樂趣,人們在上山踏青郊遊的時候,不如多找1種野草帶回家。
將其早點移栽回家,不僅可以得到鮮嫩的葉子做成美味佳餚「綠色的糰子」,嘗一嘗「春天的味道」,同時又可以在其逐漸成熟衰老的時候用作端午節驅蚊辟邪!
這種植物的學名叫艾草!
【又名冰臺、艾蒿、醫草、灸草、蘄艾、黃草、家艾、甜艾、草蓬、艾蓬、狼尾蒿子、香艾、野蓮頭、阿及艾。】
小時候生活在農村,經常上山和田地裡防風,自然見到這種野草的機會比較多,而每年春天的時候都會直接摘些嫩芽帶回家制作成艾草糰子,或則直接晒乾拿來泡水喝或洗腳等。
【在南方生活過的人都知道,當地的氣候非常潮溼,尤其是居住條件不佳的情況下,經常使用艾草,可有效地防止體寒並且在夏季經常用來泡腳還能驅寒!想要知道具體的功效,可檢視下《本草綱目》。】
即使到了現在,依舊習慣性在家中常備乾燥的艾草。甚至經常性做艾灸,保養自己的身體。
除此之外,艾草的作用雖然多,但是除了市面上特殊加工的衍生產品外,其實還是可以在端午前後購置到帶跟的艾草,帶回家只要種植到土壤裡,依舊可長用上很長時間。
端午節時,農村家裡掛艾草和菖蒲時,菖蒲是倒著掛還是正著掛?為什麼?
新鮮的艾草散發出的清香一般人都不會討厭,如果存在特殊人群對其敏感不喜,建議:離遠點!
艾草具備藥效,但依舊是普通人眼中的「雜草」,為什麼?
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其適應性強,在哪裡都能生根發芽,一代代地繁殖下去。
因此,喜歡艾草的人,隨便找塊地撒些種子,年年都能收穫到不少的艾草。
艾草的口感十分獨特,有人喜歡有人討厭。
建議:自己動手嘗試製作之前,最好先購置上一些「成品」嘗一嘗味道,確保自己不討厭,再著手自己製作,以免浪費食物。
艾草的食用週期非常短,端午前可當做食材用,之後就只能作為輔助,如用來煮雞蛋等。
然而,直接食用則口感不佳。
另外,移栽回家的艾草不需要怎麼照顧,畢竟其基本已經成型。
找個泡沫箱,找些綠化帶裡的土壤,然後在泡沫箱底部鑽孔,之後覆蓋上土壤包裹住艾草的 根部。
堅持間隔2-3天澆水一次,不要讓土壤太乾,尤其是自然環境溫度高於30度時,當讓艾草盆栽所處的位置遠離太陽光。
端午後的日照一下子增強,其直射光可直接威脅到艾草枝葉的健康和安全,因此,想要艾草的生命週期更長些,則需及時地挪個地方。
在端午之前,清明前後則可著重安置在窗臺或陽臺、庭院等採光好的地方,足夠的光照,可促使艾草的清香更加濃郁持久。
另外,艾草是多年生長的草本植物,一次種植就可年年有所收穫!
自然,如果想要得到最理想的效果,則建議:地栽,並且選擇開闊的場地。
要求:場地日見光時間為4-6小時。
當然,也有人喜歡艾草,喜歡自己種植,那麼,則可直接購置上一些艾草種子,下雨前鬆土播種,雨後天晴就可得到一片綠油油的幼苗。
艾草的發育期非常短,基本上1個多月就能長到理想的高度(30-50釐米高。)
艾草在成長髮育的過程中,如果任由其成長,不及時地「摘心打頂」,就會長得修長瘦弱,側枝稀少。
因此,喜歡艾草,想要多得到一些嫩芽吃,則需要在其長到10釐米左右的時候就開始不定時打頂的工作,間隔十天半個月就摘心一次。
而且艾草老化枯死之後,別輕易地扔掉。
將其修剪掉,然後晒乾,切碎,撒到土壤上,不僅可逐漸地在微生物作用下,轉變成營養,滋潤土壤,以及為後續艾草的發育提供多種微量元素。
當然,如果不樂意,則可直接折斷,扔到土壤上,任由其慢慢地被土壤消化。
綜述:我和艾草的故事以及對其的瞭解就說到這裡!
大家如果喜歡它,記得現在就去找吧!
當然,市場或原始的山林都是該去的地方。
有些人擔心山林裡不好找,殊不知,不到端午,山林裡的艾草比市場上好找,尤其是鮮嫩的艾草苗。